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4篇)

“合欢树”是史铁生的一篇散文的名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母亲照顾患有残疾的作者的故事,以及合欢树的生长过程。“读后感”则是指读者在阅读某篇文章或书籍之后,所产生的情感或思考的总结。对于这篇文章“合欢树”,读者可能会对母爱的伟大和坚韧,以及生命的顽强产生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以下是有关于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4篇)

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1

佛教禅宗有三句耐人寻味的话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倏地想到,这三句话用来形容史铁生最合适不过了。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史铁生一生多舛,最狂妄的年龄不幸双腿瘫痪,后来又患尿毒症,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这对史铁生来说无疑是精神上最大的打击。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这是他在《合欢树》中干脆的表态。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此时的史铁生已陷入人生的低谷,消极度日,萎靡不振,他所表现的’性格突出了他内心的起伏、挣扎和缠绕扭曲的矛盾。我们没有理由去否定他的做法,任何人都有享受对逆境与痛苦发泄的权利,只不过发泄的方式由各人的性情决定。史铁生在逆境中时浮时沉,他被镀上多舛的印记,注定此生无路可退,命运之神硬拽着他走向迷茫,他手无缚鸡之力,但他的脑子却是清醒的。他不会任命运摆布,他固执、倔强,他偏要逆流而上。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他对生命的初步认识。好个真真性情,好个英雄气概,因为真,所以美。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是史铁生认识人生的第二境界。

《合欢树》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他写小说并非心血来潮,一个陷入极端痛苦的人怎么会对这种东西钟情呢?这是史铁生背后默默支持他的母亲给他的动力。母亲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给了他最真切的爱,她深知,一个生理受伤的人只能靠药物来治疗,而一个人的心灵受重创,必须及时用爱治疗。为此,她付出太多太多,星星白发,积劳成疾,终撒手人寰。史铁生后来明白了他母亲的良苦用心,充满感激和内疚。他却明智,没有活在悲伤的阴影中,而是惊人地抛出“悲伤也成了享受”这样耐人寻味的哲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史铁生完成了思想的一大转变。笑对生死,是史铁生的大彻大悟。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这不正是史铁生真实的写照吗?一生坎坷,一朝怀念,母子情深,睹物思情。他也只好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叹了,但他在遭受一次次命运的折磨后,已经成熟了不少。他对母亲的思念,是最真的情;他对母亲的爱,是最真的爱,而这种爱也升华为对生命的敬重,对自然的热爱,他懂母亲的心,要好好活,活出爱,活出生命的价值!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生命返璞归真的那一刻,也是史铁生笑得最灿烂的时候。命运就在他手中,现在是他掌控命运,而不是命运主宰他了。他活得很潇洒。

人生不苦,苦的是心,把心茁壮了,再大的风浪也无奈。

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2

热热闹闹的年过得似乎少了一分读书的安逸,上班重拾书本,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立春过后的冬日,多了一丝温暖,午后的斜阳是一种和煦的静怡,阳光早已遗失了正午的力度,洒在身上只觉轻微的暖意。抬眸,窗闪开一条缝,微风从隙中飘来,悄然抚过脸颊。

随意翻书,始为浏览,心知读书需潜心入文。偶然间,看到史铁生三个字文章题目为《合欢树》,想起了上学期县观摩课时听了一节课《秋天的怀念》,令人触动心弦,感动的泪圈眼眶,于是读文,未出声,心已诵。

史铁生用感伤平淡的语调朴实的语言,写了一篇追忆母爱的散文。母爱于他,厚重而又深沉。史铁生一生波折,在三个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上,无一不如影般母亲深深的爱,10岁作文获奖,母亲觉得自己的文学细胞遗传给儿子的欢欣。20岁双腿瘫痪,母亲为儿振作隐瞒病情央求看花;一次次全副心思为儿治病,充满希望后的失望;为圆儿的文学梦全力支持与鼓励。30岁事业有成,母亲虽已离世,但已然成为儿子心灵的支柱,那一句“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鼓舞着史铁生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史铁生在文章于平淡中多了一分的“波澜”—“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多次说小院儿说合欢树,而多次又找借口未去小院,去看看母亲亲手精心培育从弱小–长大–强壮茂盛的合欢树,闭眼,我可以想象到史铁生久久的久久的向着小院方向的凝望。小小的院落里,承载了他满满的`回忆,曾经快乐,曾经悲伤的回忆,在这个小院里,史铁生由健康–残疾–坚强感悟生命,这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如果没有母亲倾心倾力的精心呵护,小心翼翼唯恐触及儿子的敏感,隐瞒病情及至临终前还依然的记挂“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也许史铁生的人生会重写,也许史铁生的文字中会充满了对复杂情绪的宣泄,对生活不公的抱怨……在黄叶满地的瑟瑟秋日,史铁生在北海公园回忆起母亲过往的一切,深深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正因为懂得,所以更愧疚,更忏悔;正因为懂得,所以更悼念更缅怀;正因为懂得,所以更不敢直面那容易让他伤痛的小院和合欢树,不如存留在记忆中……

树影婆娑的合欢树,那是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儿女及他人,那是母亲“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之爱,近乡情怯的史铁生不敢去看合欢树,那是儿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深遗憾,不仅仅如此,更多的是儿子彼时不能体谅理解母亲的一片爱子苦心,那种悲伤是史铁生更深深的忏悔!

当读到“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哀也成享受”时,不由思忖,也许史铁生在思念亡母的悲痛中,去感受母亲对自己那丝丝缕缕的厚重之爱,去重温昔日与母亲温馨的一幕幕,每每想起,只想把这一切深深埋于心底,独自咀嚼!虽然悲伤,但回忆中有母亲的存在!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啊!复杂、纠结、矛盾!字里行间虽平淡,但平淡中却潜藏着深远隽永的真情!

放下书本,静静的望向窗外,一抹浅绿入眼,原来,春,到了!

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史铁生写的一篇文章《合欢树》,这篇文章让我很感动,也我让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文章主要回忆了史铁生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事,其中有一件事让我很感动:当医生确诊史铁生的身体已经无法治疗时,史铁生已经不抱希望了,但他的母亲仍会去各种地方替他打听各种偏方,会花昂贵的费用去买有各种功效的药,也会尝试各种方式来给史铁生治病。尽管史铁生劝她放弃,她却一心只想着能让他的病好起来。由此可见,母亲非常希望史铁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活下去,她的爱是多么的伟大无私啊。

其实,每个母亲都是这样伟大无私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在三年级时,我生了一次病,躺在床上一直不想动,感觉脸上很难受。母亲帮我把一种药涂在脸上,我觉得更难受了,不断地动来动去,把被子、枕头沾了个遍。我眼里冒出泪花,看见母亲的脸通红,似乎比我还委屈,但又一边用手控制住我,轻声细语地和我说,让我忍一忍,一下就过去了。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安静地躺着,母亲让我乖乖的,说她会陪着我,让我张嘴说好。她把我抱在怀里,我虽然觉得闷,脸上依然很痒,却不想动了。母亲的怀抱就是最好的药,它给了我心灵上的安慰。

生活中,我们总能感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当我们患病时,母亲总是会尽全力帮助我们,像史铁生的母亲一样,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儿的。所以全天下的母亲都是慈祥的,伟大的,无私的,让人敬佩的。不要只会接受却不懂回报,我们应该学会把心中的爱意传达给母亲,因为爱是相互的。

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4

史铁生生在一个欢乐的家庭中,他的童年无忧无虑,有一个温柔和善的母亲。然而,20岁那年,他随着上山下乡的潮流到偏远农村插队,却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永远失去了双腿。史铁生侥幸抱住了一条命,可是却从一个阳光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颓废的失败者。之后又患上尿毒症,考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应对重重打击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多次试图自杀。

然而,史铁生的母亲在他的人生低谷之时鼓励了他,史铁生重燃信心,决定不向命运低头,并开始着手写作,竟一发不可收,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上帝是公平的,他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将为你打开一扇窗。然而,这是有条件的。想要打开窗户必须要用你的心灵——这个天然的钥匙打开它。是否要经过这扇窗户——心灵的窗户感受外面的世界,全看你是否愿意。史铁生不对命运低头的品质感动了上天,他为史铁生打开了能看到写作花园的窗户。上帝固然公平,可是更重要的是自我要做一个不被困难吓倒、不向命运低头的人,这样才能得到上帝的眷顾。

多少年后,史铁生回归故宅,看到院子里的那棵合欢树也已长大,不禁思绪万千。母亲在他小时候栽下这棵树,合欢树陪伴史铁生走过了童年时期,走过了青年时期,见证了史铁生的一生。如今时过境迁,史铁生在这棵树下回顾他的一生,这奋斗的一生。

本内容由cx002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58651.html

Like (0)
cx002cx002

相关推荐

  • 阿q正传读后感300字优秀范文(7篇)

    阿Q正传读后感300字关于这个词的意思的问题,需要您自己根据阅读《阿Q正传》的体验和感受来回答。以下是我提供的一个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阅读《阿Q正传》后,我深感鲁迅先生笔下…

    2024-01-20
    0140
  • 老人与海读后感大全 老人与海读后感800字高中(14篇)

    读后感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非常经典的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和一条大马林鱼之间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

    2024-02-28
    0130
  • 《淘气包埃米尔》读后感范文大全(7篇)

    《淘气包埃米尔》是瑞典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一部经典儿童小说,于1971年首次出版。该书以一位名叫埃米尔的小男孩为主角,讲述了他的一系列淘气事件。故事发生在一个瑞典的小村庄,埃米…

    2023-12-22
    040
  • 西游记第七回读后感 《西游记》阅读感想(7篇)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明朝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后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

    2023-12-12
    0300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5篇大全

    “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读完某篇文章或某本书后,读者产生的感想、启发或思考,通常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读后感可以是对书中某个情节的感想,也可以是对整本书的总结和评价。以下是有关于从…

    2023-11-13
    0100
  • 2024北京的春节读后感范文(6篇)

    “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读者在阅读某篇文章或某本书后,结合自身感受和经历所表达的心得、体会、理解和感悟等。在这个情况下,“北京的春节”可能是书名或者文章名,而读后感则是读者对这本…

    2024-01-17
    0130
  • 骆驼祥子读后感50字范文 《骆驼祥子》心得体会(5篇)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作品,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被老板盘剥。然而,…

    2023-12-27
    0290
  •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感悟(3篇)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读完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或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启发、总结和反思。中国近代史通常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半殖民地…

    读后感 2023-12-04
    023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