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港读后感范文 《飞向太空港》心得体会(3篇)

“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读者在阅读某篇文章或某本书后,结合自身感受写下的读后的感悟。读后感通常是对文章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记录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读后感可以是抒发自己的情感,也可以是对文章进行总结和评价,或者是对文章中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以下是有关于飞向太空港读后感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范文 《飞向太空港》心得体会(3篇)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1

著名作家李鸣生的航天七步曲之一《飞向太空港》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是一个作家从陆地到太空的文学远征。

一个民族从地球到天上沉重起飞,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由无数人的心血、青春、汗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西昌卫星发射场上,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爆发,房屋倒塌了,桥梁冲垮了,铁路摧毁了,公路崩溃了,人员死伤无数,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全体将士并未退缩半步,它们不管千辛万苦,不顾狂风暴雨,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正是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西昌卫星基地全体将士度过难关,恢复了工程。

发射场不是战场,却同样有着牺牲和死亡。科学家们白天黑夜连续攻关,有的甚至重病不起,献出生命。每一次发射,都有英雄的牺牲和流血;每一次发射,都有航天人毕生的心血。航天人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锲而不舍,在很差的物质条件下依然顽强斗争。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梦想一步步走向实现。

这就是中国的航天技术人员,他们总是在一片原始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现代文明;他们一方面从事着这个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一方面又不得不在很差的物质条件下和偏僻荒凉的环境里生存。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秘密的面纱下苦熬着一个个春夏秋冬,他们用心血和智慧播种光芒四射的现代文明!而我们作为20世纪的少年,更应该勇担重任,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人类通往太空的路上,航天人的每个脚印,远比总统伟大。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2

每次仰望星空,看着那北斗七星布下的星阵,像一条丝带横穿天际的银河;看着那划出短暂绚烂的流星,以及浩瀚无垠的苍穹,总会激起我们无数的想象,遥想那缥缈的`空中,有怎样的美丽街市,想着我们是否能飞到太空,亲眼目睹那“美丽的街市”,让我们心中那份好奇心得到满足。

而著名作家李鸣生先生所著的《飞向太空港》这本书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中国航天人第一次和国外科学家合作,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同步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文中详细描述了卫星飞天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台前幕后的故事。

一个民族从坚守地球到遨游太空,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有无数的困难和艰辛,是无数人用青春、汗水,坚持不懈的奋斗甚至生命换来的。

面对一次西昌发射基地百年不遇的泥石流暴发,霎时间,滔滔滚滚的泥石流沿着山谷海啸般倾泻而下。仅半小时,房屋倒塌了,铁路冲垮了,桥梁摧毁了,公路崩溃了,通往发射场的公路、铁路、小路以及所有有线通信线路,全被切断,人员伤的伤、残的残、死的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基地中的全体将士并未退缩半步,他们挽起裤腿,卷起袖子,踩着泥水,踏着泥坑,不顾狂风暴雨,不管千辛万苦,白天黑夜,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搏斗。正是靠着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他们最终顶住了泥石流造成的巨大灾害,渡过难关,迅速恢复了“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为其按时发射,点亮了一盏生命铸就的“绿灯”。

发射场不是战场,却同样有着看不见的牺牲与死亡。火箭专家余福良夜以继日连续攻关。其实,他早就感到肚子疼痛,却一直强忍着,等后来实在忍受不了,才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直肠癌晚期。还有那位从北京来的姑娘,当年,她兴冲冲地来到这里工作。由于发射场一次偶然的事故,她惨遭不幸,二十二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发射场。每一次发射,都是航天人毕生的心血。正是这种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我们的航天梦一步一步得以实现。

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呢?许多同学遇到一点困难,就停滞不前,瞻前顾后,毫无进取精神。《飞向太空港》这本书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勇于担当,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3

上世纪,在一片大山环绕的地方,有一群人在做一件事。那个地方叫西昌,那件事叫发射卫星。

西昌,是同步卫星的故乡。当时,中国航天还未被世界所承认。《飞向太空港》就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运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大力神—34D”火箭,“德尔塔”火箭,法国“阿丽亚娜”火箭都未发射成功。而世界上又有许多卫星等待发射。这就形成了一个火箭发射的真空期。所以当时有人说,中国火箭走向世界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抓住这个契机又何谈容易呢?为了抓住这个契机,中国外交部艰苦奋斗多年。在许多国家之间来回,参加了一场场谈判。西昌的火箭发射人员日夜不停的工作,为了让卫星发射成功,政府不远万里运来了升降平台。在书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乌可力,任新明,谢光选,吴传竹……他们不眠不休,废寝忘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卫星发射进了太空。

尽管航天工作者废寝忘食的努力,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困难。外国人的猜忌,外国政府的.限制,恶劣的环境……其中最让人气愤的,是美国人认为我国的发射架是啤酒瓶,火箭是小孩子玩的鞭炮,不保险。就是顶着这样的困难,我国的火箭将士们以惊人的毅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发射的那一天,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中国,随着“点火”的命令响起,“长征三号”火箭腾空而起,标志着中国航天从此走向了世界,中国人民从此挺直了脊梁。

望从前,在群山环绕的西昌,火箭一瞬飞天;看今朝,在山河秀丽的中国,人们展望星辰。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先烈们,你们是艰苦而伟大的。捍卫领空,发展航空,飞向太空,一起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前行!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飞向太空港读后感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内容由cx002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50401.html

Like (0)
cx002cx002

相关推荐

  • 小兵张嘎读后感100字免费范文(3篇)

    《小兵张嘎》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徐光耀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抗日小英雄张嘎的故事。而”小兵张嘎读后感100字免费范文” 就是要求提供一篇关于《小兵张嘎》的读…

    2024-01-31
    070
  • 西游记第七回读后感 《西游记》阅读感想(7篇)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明朝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后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

    2023-12-12
    0200
  • 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6篇)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创作的一篇散文,读后感就是读完少年中国说后,对于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或所描述的事物的感触。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

    2023-12-20
    0210
  • 《十二生肖》的故事读后感(范文3篇)

    《十二生肖》是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民俗类图书,作者是于童蒙。这本书探究了十二生肖的历史文化渊源,谈及了十二生肖与阴阳五行、民俗、造型艺术、中国语言文学艺术的关联,以生动…

    2023-12-27
    0300
  • 菜根谭读后感范文 读《菜根谭》有感心得(5篇)

    “菜根谭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你读过《菜根谭》这本书后产生的感想或启发。它描述的是你通过阅读这本书,对其中的内容、主题或表达的思想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并由此产生的情感或思考的升华…

    2024-01-11
    010
  •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阅读感悟350字 (13篇)

    《老人与海》读后感是指读完《老人与海》这本书后产生的感想。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讲述了一位老年渔夫在海上捕鱼的故事。在阅读这本书之后,读者可能会对人生、奋斗、成功和失败、自…

    2023-12-09
    070
  • 《西游记》前七回读后感范文模板(13篇)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的一部古典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孙悟空,以其超凡…

    2024-01-26
    0200
  • 《稻草人眼泪》读后感优秀范文(15篇)

    “稻草人眼泪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读完关于稻草人的故事或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和心得。读后感通常是对所读内容的思想、情感、价值等各方面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己生活和思想的启发。以下是…

    2024-01-10
    04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