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物种起源》是查尔斯·达尔文创作的一部科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859年。该书主要讲述了进化论的思想,阐述了生物的演化自然发展规律。读后感可以根据个人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从不同角度阐述演化论对个人观念的影响,以及对社会、文化、生物界的思考等。以下是有关于物种起源读后感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物种起源读后感1

正如达尔文所说,《物种起源》从头至尾是一篇”长篇的论争”,作者为证明不同凡响的立论,列出很多不同寻常的证据,并亲力亲为,随贝格尔号军舰环游世界,进行探索。他亲自做了许多关于物种的实验,饲养很多生物,注重研究细节。并辩证地运用前人的记录,结论。

经过五年的探索,他对物种起源问题做出大胆假设,并在好友莱尔和胡克的敦促下,把研究成果总结成为《物种起源》。虽然作者在很短时间内便写完全书,但书在作者写出了缜密的思维,充分的考量,权衡。书中涉猎众多科学领域,作者不为其烦地列举了许多例子,证明充分,充满了超越时代的设想,细致入微的实验过程,结果,体现出作者巧妙的构思,缜密的理论,治学得严谨,博大精深。

达尔文在剑桥大学183xx届近400名毕业生中排名第十,但他谦虚地称自己不是个好学生。在书中,能读出作者的谦虚谨慎。

他提及几十个研究者,并写出其中大部分人的观点,研究成果,并发出精辟的见解,从他的洞见与雄辩中感叹发现他的博学。

书中描写了作者的辩证思考历程,在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中,能发现很多被忽略的关键细节,也能发现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作者作为一名学富五车的博物学家,在书中论证得游刃有余。作者的厚积薄发,可以见到作者对真理的热。

究竟是达尔文成就了《物种起源》,还是《物种起源》成就了达尔文,无从辨别,但可以确定他们是互为灵魂的。从书中,可以见到达尔文为本书所做的铺垫之广博,设想之超前,结论对比之严谨。他为获取真理,完成环球航行,与广泛的各界学术佼佼者交流,博取众家之长,辩证地使之成为自己的论据。他在朋友的林地上做实验,在宽广的地域上研究生物演化。从北极到居住地,他研究空间范围非常宽广,他研究的时间尺度达数亿年,研究了许多地层,从众多现象中发现自然的准则。在书中处处有知识,是对自然的探索,是对自然规则的考量,是对人类的重新定位。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发现科学思想,培养严谨态度,养成辩证思考习惯。

物种起源读后感2

我对达尔文的印象,初只限于他那一把给人感觉乱蓬蓬的胡子,好像西方的伟人都有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胡子。

为了更进一步接近这个伟大人物,我不辞劳苦地上了百度、搜狗,但得到的介绍几乎千篇一律:“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这样的文字吸引不了我的光,所以我只好另辟蹊径,看我能不能从别的途径摆脱我只有关于他胡子的浅薄认知。

我翻开了《物种起源》,从其绪论开始我对达尔文的了解。

“五年的工作,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段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的健康很坏”。这样的语句在文中随处可见,达尔文拖着病重的身躯,专心致力于自然生物的研究,作各种观察和实验,找无数联系和特性,把自己的一生都倾注在了他所追求的科学事业上。

“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个科学家要拥有的就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达尔文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他为此深感遗憾和歉疚,这不正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才具有的品质吗?达尔文虽然深信自己的观点是科学的,是相对合理的,但他依然为没有提供强有力的事实论据而感到惭愧。

正是这种从事科学的执著精神让我这个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现代人汗颜。

《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如此伟大的成就我在绪论中没有看出丝毫端倪,达尔文用的语言平实,精准,没有任何夸耀,对于旧派荒谬的学说也并没有表现出轻蔑或嘲讽。

“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这是达尔文在平心静气但又斩钉截铁地阐述自己的伟大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达尔文在冷静地批驳延续了几千年的错误看法;“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这是自省的达尔文;“我抱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表示感谢”,这是谦逊的达尔文。

仅仅是绪论,就让我认识了一个平凡而又严谨,内敛而又坚毅的达尔文。合上书,晃动在我眼前的达尔文的胡子也仿佛闪出熠熠的光辉来。

物种起源读后感3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以丰富的研究资料,严谨的科学论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引人入胜的文笔,向全人类庄严宣告了物种发展的伟大理论进化论。在此之前,人类有关物种发展的认识一向笼罩在唯心主义宗教统治的阴霾中。人们认为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神明所创造的,神主导一切!各个物种都是孤立的,其间没有任何亲缘关联。达尔文本是一位基督教信徒,而他由于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宗教中许多违背现实的东西,于是开始怀疑《圣经》是不是真正的真理。达尔文是个极为认真的人,这也是他能抛弃神创论而研究进化论的重要条件。

在那个年代,违背教会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乌云遮不住真理的光芒;黑暗无法阻拦人类追求真理的脚步。总有那么一批坚持真理的人,不畏教会等反对组织的压迫,坚持真理,经过几个世纪,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真理最后战胜谬误,人类最后见到了科学的曙光。达尔文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发奋的人。

然而,科学与唯心的斗争是长期的。直到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有的宗教人士才承认了进化论。1996年,在生物进化论日趋深入人心的环境下,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不得不改变了教会对达尔文主义的否定态度,教廷不得不抛弃了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始祖的信条。

而事实上,如今仍有很多人(主要是一些宗教信徒)否定并驳斥进化论。我不久前还看到一篇文章,文中仍然以神创论否定进化论。

由此,可想而知,在一百多年前,达尔文要否定残酷的教会的理论是多么的困难。读此书,让我知道了对待科学必须要认真,对真理,就要百折不挠地坚持。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所体现的认真精神同样值得钦佩。当他谈论到一些问题时,由于版面的限制,无法进行再多的论述,虽然书中提到的事例已足以证实他的观点,但他仍告诉读者,他在其他的文章中已有或将有对此问题更深入的论证。我想,对这种问题,能够不敷衍,充分体现了达尔文对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

本内容由cx002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56429.html

Like (0)
cx002cx002

相关推荐

  • 《狗猫鼠》读后感100字优秀范文(6篇)

    《狗猫鼠》这篇文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生动有趣,语言诙谐,让人过目难忘。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猫的厌恶和对狗的喜爱。同时,体会到了作者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对强者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使…

    2024-01-25
    0140
  •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范文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13篇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读完《三打白骨精》这篇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以下是有关于三打白骨精读后感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1 这篇故事讲了唐僧师徒四人来…

    2023-11-22
    090
  • 2024孟母三迁读后感范文(8篇)

    “孟母三迁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读过“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后的感想。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孟子,煞费苦心,不辞劳苦,为了孩子的前途,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不惜搬到离县城几公…

    2024-01-26
    020
  •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15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的意思是:读完《呼兰河传》这本书后,内心的感触和领悟。以下是有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1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2023-11-14
    020
  • 屠格涅夫《麻雀》的读后感范文合集(15篇)

    《麻雀》是屠格涅夫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小说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歌颂了母爱这一种…

    2024-01-24
    090
  • 2023年最新版的科学故事读后感(8篇)

    “2023年最新版的科学故事读后感”这个词语的含义是指对于2023年最新版本的科学故事书籍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科学故事通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通过生动有趣…

    2023-12-09
    0150
  •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 读《红楼梦》有感范文(10篇)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

    2023-12-13
    0160
  • 诗经读后感范文 《诗经》阅读心得体会(6篇)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首。这些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风貌和风情。《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023-12-22
    013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